人類因科技賦能而無所不能
不再有失業貧困弱勢的狀態
網友提問「某真理出現,是以邏輯的崩潰為代價嗎?」
我反問真理是什麼?釐清主體才能討論下去....
我說真理有兩種
第一種真理:是不在乎人類如何想或定義的宇宙規律(機制)
第二種真理:由人類定義出來,用來解釋第一種或人類需要的道理或邏輯因果(如下面的AI)解釋,包括大腦世界裡的共同想像,或個人認知與信仰。
第一種我們只能發現(或接近),第二種是人類所創造(與發明)
我們用AI,看它對「真理」如何解釋:
「真理」是哲學上非常核心的概念。常指為符合事實或現實的陳述、信念或觀念。而不同哲學派別對真理也有不同的解釋,如:
對應論(Correspondence Theory):真理就是與客觀現實相符合。如:「地球繞太陽轉」這句話之所以是真的,是因為它與實際的宇宙運行狀況相符合,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此代表。
一致論(Coherence Theory):某個主張與整體知識體系或信念系統的一致性。此想法能夠和我們已知知識不矛盾,它就可能為真(理)。
實用論(Pragmatic Theory):實踐中如有用、有效的即為真(理)。這由美國哲學家如威廉·詹姆斯和約翰·杜威提出。例如:「吃維他命能改善健康」被認為是真的,因為實際上吃了之後人的健康確實改善了。
建構論(Constructivist Theory):真理不是「發現」的,而是人類在語言、文化和社會互動中「建構」出來的,強調主觀性與相對性。
辯證法觀點(例如黑格爾、馬克思):真理是在對立中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產生的,是具體的歷史過程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的真理檢驗:
你也可以把「真理」想像成一個人所說的話或觀點,當它能夠:經得起檢驗、與事實相符、在不同條件下仍然成立,那它就比較接近真理。
== [ AI 結束 ] ==
對此網友提問,在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下(註),如果我們承認「理性思考」是建立在邏輯的前提:
○ 那麼為什麼真理有時無法被邏輯的「理性思考」推導出來?(Q1)
即使在最嚴格的數學邏輯系統中,也存在無法被系統本身推導出的真理。
○ 那麼,我們對「理性」的信仰,還能維持它的普遍性與唯一性嗎?(Q2)
或者,我們是否該承認某些真理的出現,正是以邏輯的崩潰為代價?(Q3)
== [ 網友問 結束 ] ==
就未來哲學的思維論,回覆以下:
A1.數學是人類發明的邏輯計算或模擬工具,而非真理的本體,因此數學本身是不斷在發展,就像人類剛發明數字及加減時,並沒同時將代數或微積分給創造出來。人類對微觀(如電子、夸克)及宏觀(整個太空宇宙)的知識,也僅處於起步階段,許多機制及邏輯(公式)還無從創造及設計,不知道(無知)當然也無從檢驗。
A2.人類理性也跟數學那樣是一種發明(認知與共識)並不斷更新,隨文明進化而進步,當然這種大腦思惟的東西,會因環境條件及個人狀況而產生不同標準。
A3.哥德爾也知道「真理」與「檢驗工具」是不同層次的東西,且無法涵蓋全面:人類所知有限,發明的工具也自然有侷限性。
A4.人類想像世界創造出來的真理(第二真理),本身就不一定是邏輯或理性產物,也許是恐懼、貪婪所產生的迷信,包括信仰或特定情緒...,只是人類還沒有針對這種想像,進行客觀量化的發明計算(指大家都接受的可數學計算的機制與公式)
A5.(Q1) 沒定義是哪種真理,如果是第一真理的事物,那A1A2A3是解答,如果是第二真理,A4即是解答。
A6.(Q2) A4為解答,此外「理性」跟「信仰」是不同層次與機制的東西,好比「公式」是在數學的基礎(機制)上。
A7.(Q3) 如果第一種真理的新發現,通常是推動科學或科技進步的關鍵,通常會是興奮的情緒反應,會崩潰的話,那肯定是把某個公式當成信仰才會,畢竟科學或科技本質就是不斷在尋求突破、自我更新,其方法的邏輯亦同。如果是第二種真理的新發現,就看你要不要更新大腦裡既有的認知與信仰,會崩潰的話,也許是自己不願承認自己的迷信所致吧?!
記住,真正的真理是不會在乎人類如何想或定義的,我們只是接近它、理解它、運用它,而不是為了信仰或迷信而不願面對真實而崩潰(精神與認知異常),這其實是心智還未不成熟,尚未「去奴解愚」的緣故。
=============
(註) 哥德爾(數學與邏輯學家,1906~1978 )的不完備二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
該定理挑戰「數學真理」與「形式邏輯體系」下「所有真理都能證明」的觀念。其論述如下:
第一不完備定理:在任何一致(無矛盾)的形式系統中,存在某些命題,它們是真的,但在這個系統中卻無法被證明。
第二不完備定理:一個一致的形式系統無法證明自己的「一致性」。如同一個數學系統真無矛盾,它便無法從內部證明「我沒有矛盾」。
在某些數學命題上,我們看它是「真的」,但我們無法透過此系統邏輯去證明它,因此「真理」和「可證明性」不是同一回事,這包括「理性」的有界限,數學無法涵蓋所有真理,這挑戰古典理性主義:「只要夠努力,一切真理都能證明」的基本觀念,也就是真理比證明更大,因此數學無法檢驗倫理、宗教、人生觀這些東西,或者說我們的語言與邏輯發展,還無法足夠涵蓋所有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