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二次啟蒙「去奴解愚」!



人類因科技賦能而無所不能
不再有失業貧困弱勢的狀態


加入「人本幸福企業」
推動團隊 Line 群組

思維啟蒙、重建信仰、認知升級

思維啟蒙、重建信仰、認知升級

線上閱讀:https://dgi.tw/id/888


作者上班搭公車經過忠孝橋時,望著停靠在大稻埕岸邊的渡輪。沒看見有人進出,心裡想著有人坐那種交通工具上下班嗎?光等候上下船的時間就得浪費十幾分鐘,突然間,腦中浮現捷運電車到站人們上下車的畫面,要是 「船艙」可以設計的像台北捷運電車一樣,兩側有多個寬闊自動出入門,不是也能夠瞬間處理大量的人流進出嗎!而新式碼頭也同時出現在眼前(腦海中),具備如捷運站同樣有經濟商圈的功能,而蜿蜒環繞大台北河岸兩側醜陋的水泥堤防將會消失,起而代之的是新河岸經濟與文化的誕生

上週,作者上班搭公車經過忠孝橋時,望著停靠在大稻埕岸邊的渡輪。沒看見有人進出,心裡想著有人坐那種交通工具上下班嗎?光等候上下船的時間就得浪費十幾分鐘,突然間,腦中浮現捷運電車到站人們上下車的畫面,要是「船艙」可以設計的像台北捷運電車一樣,兩側有多個寬闊自動出入門,不是也能夠瞬間處理大量的人流進出嗎!而新式碼頭也同時出現在眼前(腦海中),回頭看一下傳統碼頭,的確得徹底改造一番,好在現有碼頭數量不多。

水道運輸若要達到實用價值,人們可以依賴它來上下班且價格合理,現有單點對航必須改變成河道兩岸W形多點航運模式,讓上下搭乘點之數量能與捷運車站相當,而這種W形多點航運,在與北市與台北縣因河道隔離的部分地區,能夠提供陸運無法做到的交通便捷,以往要費時繞道跨橋轉乘的路線,如大直到板橋,八里到淡水、土城,板橋到新莊等近河岸但交通不便地區,也能提供便捷交通網路。如果此河運系統能與捷運及其它陸運系統做密切整合,而電子收費系統能夠相通使用,對舒緩大台北市交通壅塞一定有莫大幫助。

眼尖的讀者是否發現,怎麼會出現「板橋」、「新莊」、「土城」這些無法行駛輪船的地區呢?嘿嘿!因為新河道運輸系統並非使用一般船舶,而是採用機動性較高,不受河道深淺與泥沙淤積問題,而且是針對能夠在大都會地區快速運輸而量身打造的「氣墊船」。

因為一般輪有深度限制,一艘三四十人的渡輪從淡水能夠行駛到大稻埕也差不多是極限了,像作者曾與好友駕駛可搭乘五、六人坐的小型快艇,頂多也行駛到重陽橋至台北橋之間,我們無法掌握河道何處有泥沙淤積問題便不敢再前進,如果想開到大漢溪,便得換成平底的橡皮艇。PS.作者可是有動力小船(遊艇)的駕照,所以不是無照駕駛喲。

而輪船停靠,如果是與河道垂直的碼頭,通常是船頭直接駛入,出來便必須倒車(船)後再轉彎(船的轉彎可不像汽車瞬間完成)。而平行的碼頭則需要足夠的彎靠弧度,而不管如何離開岸邊都得先倒車,讓船尾與碼頭有到足夠空間才能前進駛離, 而這些停靠駛離過程所造成的時間浪費,公車或捷運恐怕已經駛過兩三個車站了,而像幽浮一樣漂浮在水面或陸地上的氣墊船,可完全省略這些步驟與時間,雖然氣墊船不易控制,但如果新式碼頭有特殊設計,氣墊船進行改造外還加上電腦行駛自動控制與導航系統,問題絕對可以克服。

使用氣墊船除了機動性高之外,最大優點是可直接開到陸地上來,因此不必花費高額成本在河道上建造浮動碼頭,也就是說新水運系統的停靠站(碼頭)可以設計在河堤岸邊上,因此能具備如捷運站一樣類似的停靠月台,這種岸上碼頭同樣能設置商店街、購物及藝術表演場所,新式碼頭也具備如捷運站同樣有經濟商圈的功能,而河道兩側堤防之資產多為國家所有,無需徵收民間土地,政府邀集民間參與困難度會比高鐵來的低,而商機可能還更高。

由於河道堤防會高於兩側約三至四層以上高度,因此上面的商店街有非常好的視野,尤其面對河道一側更是景觀遼闊,除了商務之外還具備觀光賞景功能,我們可以用國際級的眼光來打造台北新特色(同時將環保與用的自然能源運因素考量進來),就像香港赤臘角機場的玻璃建築,在大台北河岸兩側建構起來。裡面的商店街也可以設置全球最長的室內平面式的手扶梯系統(如果長達數十公里的話,成為一種「低速」運輸系統),玻璃屋也可往市中心延伸,與其它商圈及大眾捷運系統結合,讓台北人行與店面商圈立體化,由一般的路面店家到捷運地下商圈、進入到空中玻璃走道商圈的全面性整合,這又是台北的一大特色。

而此一改變,講白一點就是以市場經濟手法,讓蜿蜒環繞大台北河岸兩側醜陋的水泥堤防消失,起而代之的是新河岸經濟與文化的誕生。至於玻璃建築下面的結構體同樣能具備防洪效果,而且為了保障上面的資產,這些防洪措施勢必會做的更徹底紮實,而且民間企業也可以共同參與建設,這樣大台北才有自己的國際特色。

如果大台北縣市共同推動,並邀請民間企業參與此一改革計畫,政府至少能夠創造數千家商店與數十萬人的就業機會,同時還能將由此產生的稅收,專門專款投入大台北的水利改善工程,如防洪工程、興建完善的下水道及污水處理系統等,讓淡水河(泛指大台北的重要河流)能夠有釣魚、游泳、飲用的一天。

至於氣墊船與新式的停靠月台及自動管理運作系統,政府也可以挑選幾家合適的企業,來發展相關的新Know-How技術與專利。日後,國內這些企業也能像德國、日本一樣販賣出口高科技產品,而不是靠削價競爭求生存、高替代性的代工產業結構。像中船失去潛艦國造機會,也許研發新型氣墊捷運船之後,會讓該公司往後賺大錢也說不定,畢竟台灣出口潛艦會比商用船要困難太多,許多限制很難與先進國家競爭。這樣也可以讓國內高科技人才,不必移民也有機會從事創新、研發工作,而不是呆在一些掛著高科技之名的企業,做沒有未來、沒有夢想、沒有遠景,所謂「高科技工人」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