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二次啟蒙「去奴解愚」!



人類因科技賦能而無所不能
不再有失業貧困弱勢的狀態


加入「人本幸福企業」
推動團隊 Line 群組

思維啟蒙、重建信仰、認知升級

思維啟蒙、重建信仰、認知升級

線上閱讀:https://dgi.tw/id/888


2004/11/22 00:00 其他 - 生活智慧 POLO POLO   9007  

由「女子十二樂坊」看日本兩種文化

認識中國的「女子十二樂坊」是從日本一個模仿該樂團的爆笑影片開始的,片中身材消瘦男演員一人扮演所有所有腳色,配合該樂團的「世界唯一的花」音樂演出,一位朋友還說紅到連日本A片都以「女子十二樂坊」為題材,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般

小編認識中國的「女子十二樂坊」(註一)是從日本一個模仿該樂團的爆笑影片開始的,片中身材消瘦男演員(草剪剛)一人扮演所有所有腳色,配合該樂團的「世界唯一的花」音樂,同樣拉胡琴、彈古箏、敲揚琴、吹簫笛, 到片尾時一群男扮女裝的草剪剛被保齡球Strike。一位朋友還說,紅到連日本A片都以「女子十二樂坊」為題材,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般。

像「女子十二樂坊」能在日本走紅,小編並不意外,其實從日本不少走紅的漫畫與卡通便經常以中國為題材,如亂馬1/2、中華一番料理等,都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日本人對中國普遍存有神秘、博大、似曾相識的感覺,也許這與日本自唐朝大量吸收中華文化有關吧。

小編為何不意外,其實以中國為曲風的音樂,原本就存在日本的流行音樂裡,「女子十二樂坊」則塑造一個更正宗、神秘與新鮮的題材,還加上中國逐漸壯大而影響加劇。

但如果「女子十二樂坊」有主唱者唱中文,或者成員都為男性,那麼正宗神秘的題材則很快轉成迂腐封建、清末東亞病夫的衰敗印象,「十二樂坊」在日本恐怕不會被受接受,甚至因保守、自衛,而產生瞧不起、排斥的心態。

日本對中國(中華文化),一方面嚮往、一方面鄙視的兩種獨特文化。

嚮往而造成風行,鄙視則出現排斥的心理,如同保齡球Strike一幕(或是A片)其實是潛意識裡某種不滿、抗拒與洩憤的表現(小編自己認為)。日本在持續不斷的中國熱(註二)影響下,這兩種特殊文化將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出來。

中國這個悠久古國如何從貧窮、低文化、迂腐獨裁走進民主、富裕、先進、和善的社會,中國人民如何現代化改造升級,具備群體與利他的民主社會觀念(註三),也許會是解決日本(甚至其他國家)鄙視中國的主要關鍵吧。

註一

「女子十二樂坊」是由十二名精通國樂器的年輕女性組成的樂團, 以笛、簫、胡琴、古箏、揚琴等中國傳統樂器,以流行、拉丁、爵士和搖滾音樂方式演奏,表現出獨特的新中國曲風。2002年開始在中國各地公演,2003年7月在日本初次登台並迅速竄紅,首張唱片上市便熱賣150萬張, 武道館舉辦演奏會門票10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2004獲得日本第18屆金唱片獎並邀請參與的紅白歌唱大賽與紅白歌謠祭(華籍能有此殊榮之前只有鄧麗君)。

註二

日本在鄧小平的開放時代即有日本企業大舉投資,至今中國入世(世界貿易)社會更加開放,日本不少企業意識不到中國佈局卡位將沒有未來,甚至有企業認為到大陸發展才能突破委靡不振的日本經濟,進而創造日本產業的新局面,因此大筆熱錢、企業、人才紛紛流向大陸。

註三

民眾集體的「群體」與「利他」的觀念越強,社會則會越穩固,日本與德國即為代表。「群體」與「利他」的相反詞則為「自私自利、不顧他人」,自私觀念是造成社會法治建立困難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