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因科技賦能而無所不能
不再有失業貧困弱勢的狀態
不知道讀者是否用過如BT這種「點對點」及「同檔案多點下載」與「續傳:可從上次中斷部份繼續下載」功能的檔案傳輸軟體,當我們在下載資料(檔案)片斷的同時,能夠將已下載的部份同步傳給其他同樣在下載此檔案的使用者,這種軟體充分運用網路頻寬及眾人電腦資源,比起傳統的網路傳檔工具(模式)要快上許多;然而BT這類軟體都是針對電腦使用者所設計,不過如果將這種概念運用到家用電器上,如DVD錄放影機、家庭育樂主機或是數位電視的機上盒,勢必造成市場上的熱門話題。
拿目前市場上廣告打得火熱的卡拉OK伴唱機來說,廠商推出的產品彼此間的功能幾乎大同小異,比較廠商辛苦推的MOD及數位機上盒價格並不便宜(有些ISP業者還免費附送MOD及數位機上盒),要是業者把該功能設計於上頭(包含上述所有的商品),廣告上標榜能「看遍所有剛上市的影片」、「什麼歌都找的到」該產品勢必熱賣,當然在行銷包裝及新聞炒作上,得稍加留意以避免法律上的糾紛,在推廣初期可先與ISP及合法內容業者合作,提供穩定及一定品質的數位內容);而操作介面(軟體部份)也要設計的非常簡單,盡量用點選方式來代替輸入,這樣才能打進主流家用消費市場。
在軟體(操作系統)的設計上,必須規劃出更週嚴的模組、如儲存、安全、內容品質控制、方便使用、功能延伸性等考量。拿安全與內容品質控制來說,儲存部份須有一塊規劃在與外界網路連接部份,使用者於網路搜尋影片或音樂時,可先暫存此區域,對於已下載的東西先由系統內建的軟體檢查是否病毒及內含惡意指令,進一步作影片或音樂重編與優化工作,或者一次下載兩個一樣但檔案大小不一樣的內容,由專門軟體自動判斷比較好的影片或音樂,確認之後才將檔案移到內部儲存區域,在暫存區域也供他人分散下載之用,如此區隔較能確保系統安全。
而網路時代的來臨,除電腦之外有不少家電也有連上網路的需要,如卡拉OK伴唱機、DVD錄放影機、家庭育樂、監控保全主機、數位電視機上盒、MOD…等等,將來連無線室內電話也會增加網路接頭,利用網路來通話的雙用功能,當有足夠的網路頻寬(如100Mbps以上的光籤網路),會有更多的網路家電出現,除了日本NHK那種新聞點選播放外,現有ISP運作的MOD系統不調整的話,MOD將來勢必面對嚴苛的挑戰。
因此目前的網路技術都有可能運用到家電上,如前面的BT分享下載,而業者也不能完全不思考這種網路分享技術,因為廠商不能禁止使用者將自己錄製的影像、音樂或是圖像、文字著作與其他人分享,當然使用者也可指定特定人士才能下載某些檔案的限制,而該分享下載軟體還有許多的改善空間。
當大廠推出的數位播放及錄影機,開始內建如BT概念的網路影片下載功能時,大家才會感受到網路的威力正準備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