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因科技賦能而無所不能
不再有失業貧困弱勢的狀態
因目前卡通不是充滿暴戾打罵,便是劇情魔法神怪,那些美式卡通畫面更是粗造不堪,小編不希望小孩看這類節目(去外婆家就不停看這些節目),家裡索性不裝電視與第四台,因此新聞只能從網路及收音機取得。
前些日子中華電信推出「MOD多媒體隨選視訊」(後簡稱中華MOD)服務時,小編便立刻上網查看,如果價格合理便打算立刻給它「敗」下去,因為目前網路電視的畫質過於模糊,選擇很少且容易斷線,網路廣播音量會忽大忽,有些新聞小少了畫面實在難以體會,在加上許多節目被h?channel納入,弄的複雜繁瑣(如讓你得看一段廣告才能進入內容,節目位置每天變動,非得浪費時間從網站進入連結才行),因此想要一個穩定的網路影音新聞來源。
不過,小編看了中華MOD的相關細節後便打消念頭,正巧也有朋友詢問小編對中華MOD是否了解,小編就大概把它的架構與優缺點講了一下,同時也說明小編對該MOD失望的原因。
當時小編還半開玩笑地對朋友說:「可惜一家這麼大,資源這麼豐富的公司,思想(商業邏輯)為何那麼落伍,要是在我手上營收至少增加十倍以上(可能還不止),同時讓台灣整個資訊、通訊、情報產業蓬勃發展,還會讓頻寬速度價格比成為全球頂尖前茅」。
首先中華MOD這種有點複雜的產品,對象絕對不是像小編母親這種上了年紀,對電腦一竅不通的族群,他們對電視遙控器上的功能大概只會用到選台,音量大小與關機按鈕,要他們對彈出的MENU選節目看,反而會造成他們麻煩,不像傳統有線電視那麼簡單(同軸纜線一接即可,也無需裝其他設備),電視開了就看,看什麼也不用管,不用計算看了多少節目,訂了幾個頻道,反正節目整天轉來轉去,一個月固定繳四五百塊就對了。
小編認為中華MOD的市場對象,主力應該放在中年(四十五歲)以下,最好本身有用電腦的習慣,這種族群對MOD(自訂收看節目)較有吸引力(條件),畢竟目前中華MOD是架在ADSL上在跑, 上網的電腦族群是現成客戶。
而不想裝中華MOD的原因,是小編認為該系統的架構彈性設計的太差,將小編這種極度電腦族(將電視、床頭音響都習慣用電腦代替)排除在外,以目前整個架構來看似乎是將小編的母親當成主要對象,所以那台運作中華MOD的「機上盒」設計非常簡單(陽春),只有一組AV輸出(傳統的影像與聲音端子)因此只能接一台電視,即使將AV訊號放大接到別台電視,頻道也只有一個,所有功能都在「機上盒」,電視只是一台沒功能的揚聲器與畫面而已。如果家庭成員(成人)超過兩位以上,事前不知道此限制,裝機(中華電信的MOD)後如果不用繳一筆錢(註一)的狀況下鐵定退租。
像這種限制(包括頻寬,註二)絕對無法跟有線電視加CABLE MODEM來競爭,第四台光打可讓全家不同成員看各自喜好節目來反擊(譏),中華MOD大概去掉一半用戶,未來命運鐵定非常坎坷(如果架構不變的情況下),連小編有買電視與AV訊號輸出入的電腦設備,也不想裝如此不便的東西。
因今天看到該公司計畫三年要達100萬用戶的新聞後,小編怕該公司到時損失一堆錢也弄不出名堂來才寫這篇評論,因為我們都直接或間接在養這家公司,所以看他們能否盡快調整出正確的方向前進。
以中華MOD的「機上盒」來說,對非電腦族群的確是一個必要設備,只要技術人員弄好一切,用戶也不必了解ADSL要幹嘛或還要連帶安裝ADSL及分歧器,反正電視可以看就行了,只不過安裝位置得考慮清楚(因為只有一台電視能夠使用)。
不過說實在的,小編不知道這些人「為何要大費周章,將有線電視轉到ADSL的中華MOD上頭」,裝CABLE MODEM(或CABLE機上盒)的MOD也許讓他們會習慣些,至少現有的功能都在,也不用另外支付多出來ADSL資訊與電路這兩筆被「忽略」的費用。
對已裝ADSL的人(家裏應該有電腦)來說,除非中華MOD的「機上盒」具備DVD燒錄、網路電話、網路硬碟、HUB、防火牆、NAT、無線AP、WEB、MAIL伺服器等功能,否則「機上盒」是一個吃電的多餘設備,中華電信對ADSL及電腦族群應該提供MOD專用軟體,透過帳號密碼與特殊加密認證傳輸即可,像日本許多MOD的業者也都採用這種模式,連國外生意(市場)也照做不誤。
當電腦族群想接電視看節目,也只需裝個USB設備將AV訊號輸出到客廳電視(中華電信可以準備這種設備供民眾選擇),也能達到「機上盒」相同功能,有些電腦本身就內建VIDEO輸出功能。
這種模式(軟體)對電腦使用者也較方便,例如裝在NOTEBOOK上,使用者可以在家裡客廳、廁所、公司中使用,只要能上網且頻寬足夠就能使用,既然強調MOD(點選自訂節目)特色, 中華MOD也不見得要鎖IP,甚至同一個帳號可允許兩 、三個同時連線(多人同時使用),反正靠帳號來扣款,現在的行動電話收費還不是一樣,我們管號碼手機誰在使用,電話打給誰。
電腦具備個人化使用特性,MOD的效果會遠高於放在客廳的電視,例如在電腦上看成人節目,絕對會比在開放客廳合適,當然電腦也可以接大電視欣賞,反正使用者能彈性選擇。而裝有中華MOD軟體的用戶看節目的頻率與時間 會提高,如利用上班或中午空閒時間,如果要坐在沙發看電視,一天能超過三、四個小時恐怕不容易(假日除外),那中華MOD的收入勢必相對減少。
至於那種每天十幾個小時坐在沙發前面看電視的族群,那絕對是一個月四五百塊看全部的有線電視客戶,中華MOD最好把他們當成次次要目標就好,如果一開始就跟有線電視搶這種地盤,一旦被這群地頭蛇集體圍剿時,下場必定死的很難看,中華MOD至少得等到FTTH(光纖到家服務)雙向20Mbps至100Mbps(或更快)的速度,每月費用500至2,000以內時,再與有線電視較高下才有絕對的強勢贏面。
採用軟體(或軟硬並行)對中華電信推動自家的MOD也較有市場彈性,市場推廣的速度也會加快許多(用戶增加速度),如果軟體用戶遠大過「機上盒」,也能幫中華電信省下一大筆金錢。
對於內容與系統安全,其實兩者(軟體與硬體)都有,「機上盒」接錄放影機(或電腦)再接電視,同樣能將節目複製下來。軟體怕被破解,硬體也是有相同風險,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去面對、不去克服(註三),反觀當硬體出問題,可能比軟體還難解決。
其次,如果要整合電子商務進來,軟體模式則面向更廣,環境也較成熟,只差商業邏輯如何規劃而已,要賺錢幾乎可以馬上開始(註三)。
最後。以中華電信而言,一定要正確考慮中華MOD產品與整個系統的特殊性,千萬不要將別人的產品特性(如第四台)塑造成自己的特色,那會比對手花更大力氣來維持,使用者也不見得認同,畢竟商業邏輯與市場策略絕對不同,如果對需要農耕機的農夫推銷跑車,便很難引起對方共鳴,就像對小編母親推銷MOD一樣,她可能說:「聽起來很不錯,不過我不需要,現在的第四台已經夠用了」。
中華電信一定要將客戶重新分類(定位)清楚,對主要的消費族群做好全方位的服務考量,必要時將h?channel拿回來自己經營,密切與MOD整合在一起,軟體模式專攻有電腦及ADSL用戶,對傳統客戶照推「機上盒」(但最好加強功能,至少能多台使用),甚至與液晶或PDP電視業者免費搭銷,成績也許會更好,兩年沒到用戶 說不定就超過100萬。
像小編與一堆同行的資訊業界朋友都是準客戶,只要能提供我們需要的服務,商機自然手到擒來。
註一:
該公司壟斷主要頻寬線路,低頻寬高訂價,自己早晚也會受引響,許多服務面臨因 頻寬不足而無法運作的窘境。
註二:
指沒有任何違約金,如須補繳優惠差額裝機費,因為該公司最擅長的絕招便是利用優惠裝機費來綁時間,而裝機費經常高達好幾千元。
註三:
想知道怎麼做,公司派個人來問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