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明社會,台灣未來研究!

這裡提供POLO最新的觀念與資訊,給您全球化與嶄新的視野,解決台灣目前社會困境方案與思考方向。



2005/2/23 00:00 公共事務 - 政治 polo 鄭登寶 POLO   7839  
作者目前工作是協助一家紡織公司建置其WEB化的ERP系統,去年公司因人力不足而要找有經驗的C#程式撰寫人員,到今天都還未找到適當人選,作者現在的老闆原本就打算到中國設分公司,農曆年剛過便前往上海考察。而等著程式人員來開發產品的作者,面對產品開發期限越來越近的壓力,讓作者似乎又到回三年前的場景。

2002年初,作者在舊公司擔任產品開發主管,負責開發一套整合文書編輯、郵件、資料搜尋及分享、電腦資源管理的個人知識管理軟體﹝因為作者本身需要,多年前便用VB及ACCESS做了一套類似產品給作者自己用,然而有些功能核心是用別人的產品,因此需要重新開發與整合﹞,需要較低階的程式元件開發技術,多方考量之後決定採用C++為核心開發語言工具,當時作者為了找尋合適的技術人員,精挑細選(面試)足足逾半年之久,除了幾位技術能力不錯而自己開公司之外,始終找不到滿意的合適人選,當然不太適合的人數也不多。

當時,面對人才難尋的問題,老闆建議作者到廈門遊戲設計的子公司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員,沒想到才去人才市場兩次就面試一堆C++程式人員,做足兩年的C++程式設計師也不少,而且起薪才人民幣(RMB)2000多約台幣8~9千元,因此作者該年底在廈門分公司設立開發部門,展開兩年多的異鄉生活。

這段不長不短的時間裡,體會到中國的軟體發展已經超過台灣的水準,不管是規模、國際化、技術力、工程管理都已經超過我們,尤其是那些由美國、歐洲、日本在中國所設立的軟體公司,如東軟,對岸最近幾年的資訊軟體產業發展可用飛躍式進步來形容。像採用物件式開發的軟體工程比比皆是,光我們的大陸公司使用RUP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如Rational Rose這種專業複雜的開發設計工具,幾乎所有程式人員都有安裝(也許大陸不怕抓盜版),高級設計師都必須能熟練運用,不會便沒資格當高級設計師,別提是更高階的分析、架構師的技術職位。說實話,作者到中國之前都還沒用過這種工具 。

大陸軟體公司規模都不小,大則五六千人以上,小的也有一兩百人,不但階級明顯、職務分工專業又多樣,如架構師、企劃師、分析師、程式設計、工程工程師、助理工程師、資源工程師、品質工程師、除錯工程師、文件工程師、視覺監督、美術、動畫…等各種資訊相關技術人員,每個職位還區分一般到高級等數個階級職務之別,每一階段與職等都也有一定的技術能力要求。不像台灣一般常見軟體公司僅一二十人、組織之有簡單區分分析及設計兩種,程式設計師本身的專長也區分或發揮不出來。

由於國內缺乏規模化的組織運作方式,有時人員工作任務渾淆重疊效率極低,缺乏不同腳色及合適團隊成員搭配,經常發生身懷某項專業絕技無法發揮,或是能力經驗還不足當任某職務,因為一堆工作都混著作又缺乏團隊支援,經常靠少數幾位資深程式設計師在支撐整個公司生存,也因此許多軟體公司靠著轉來轉去的專案以求生存,當然包括那些專門承包公家案件,規模一流但技術四流的軟體公司,通常這些軟體品質及適用性都很差,時程過長外還缺發創新及高科技的運用,經常結案困難或是結案後與客戶期望有很大落差,因此客戶沒多久又得發包,許多小軟體公司能把客戶的進銷存網站做好,能在實際運作就不錯了,這便是台灣軟體發展長久以來的致命傷。

據一位不久前從上海與當地軟體公司合作的朋友回來描述,某些大陸專做企業系統整合或REP的大型軟體公司,在確認客戶需求後三個月內便可以拿出實際,且經過客製化(針對客戶需求條件)的產品來,當時聽到時真是有些不可思議,不過物件式程式開發模式的確具備這種優勢。

反觀國內業者,因缺乏豐沛的程式物件庫(累積)及一定規模組織與分工,要真正全面導入物件開發模式是非常困難的,加上人才與專業種類不足(沒有工作舞台),企業主逐漸將程式設計公司(或部門)移到對岸,高階人才也跟著過去,台灣軟體產業其實正在急速萎縮中,如果政府沒有根本改革的措施,未來台灣軟體只剩業務與客服的工作,將來台灣的程式設計師、美工設計、產品企劃…等與軟體產業相關的工作將消失成零星非專業的二流職務,而且作者發現國內相關的從業人員多數嚴重缺乏危機意識,追求專業精進與相關新知識的學習力實在差到極點,這些現況讓作者深感痛心疾首。

因此與其「凋蔽」,讓軟體業者出走,倒不如大規模開放大陸軟體人才來台工作,讓台灣軟體產業能夠大型規模化。

也許有人反對,但國內大型軟體公司早就從印度進口不少軟體人才卻沒見人反對,開放優缺點都有,但我們必須站在國際宏觀與台灣資訊產業長期發展,甚至是為下一代的生存舞台來思考,不能以管窺天的井底之蛙來逃避問題或趨勢。開放能讓國內的軟體從業人員具備國際級的競爭實力,讓國內軟體企業投資在中國的公司轉回台灣,讓台灣資訊從業人員有各種領域的發揮的舞台,讓台灣在高耗能及污染的半導體工廠逐漸移轉大陸之後,還能夠有一個能支撐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讓台灣軟體公司不是只能開發遊戲、幼兒教學或公司網頁這種低階工程,而是能接手各種高科技產業,如國防武器、航太、大型公共交通運輸等軟硬體控制系統,不需全依賴外國企業,當然立委要改變現有對國外採購的方式,軟體與控制系統需求盡量由國內有實力的業者承接,像作者前篇文章「克服電子錢包的發展瓶頸」中的軟硬體控制系統及行動商務協定就可以由台灣自己主導研發,沒理由向國外進口整個系統及付權利金,而且資訊產硬體品越來越依賴軟體功能,硬體必須搭配各式資訊軟體才能發揮功效。

如果台灣要以科技立國的話,保有資訊大國的稱號的話,政府應即刻好好務實地重新規劃,台灣如何發展國際級的軟體產業,否則資金、人才都移往對岸,其實是證明政府現有的因應對策都「不切實際」,方向「錯誤」。

備註:就現有中國(如上海)蓬勃發展下,台灣如何吸引大陸軟體人才來台也是問題,而且拖越久台灣優勢會更少,如果現在政府連三通都如此困難,前景實在堪憂。「三通」問題,你有聽到日本、新加玻、韓國在嘲笑我們有多麼無能與幼稚嗎?